• 亲!欢迎来聚合网WIRSS 一起看热点!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 > 理财APP扎堆火拼 用户增长速度或为火拼关键

理财APP扎堆火拼 用户增长速度或为火拼关键

时间:2014-04-28  南方都市报  

每笔收支随手记录,各种短信、邮件将账单自动导入,在挖财CEO李治国看来,关心钱去哪儿的老百姓都需要这样一个“资产管家”,但让他困惑的是,帮老百姓管好钱以后还能做什么?

去年横空出世的余额宝搅动了互联网金融,也给底层的记账工具铺垫了商业化路径,李治国对南都记者笑言,一夜之间在手机上直接买理财产品变成了一个可能,记账对接理财成了一个闭环。在他看来,理财APP的商业化路径已经明晰,接下来就看谁走得更快、更深。

对此,京东商城副总裁姚乃胜4月9日在清科2014中国互联网金融投资大会上谈到,理财APP在未来会是一个导购智慧理财的概念,把消费、收支、理财、保险等全部打通在一起。

记账工具崛起

记账类APP这几年都稳居理财类下载量三甲

从清科研究中心的数据来看,目前国内市场当中的理财A PP大致分为记账理财、股票操盘、银行A PP和信用卡管理四大类型。其中记账理财起步较早,也是目前积累用户量最庞大的一块。在W eb时代,PC端上的记账工具就一度达到100多款,2009年以后,移动端的记账APP开始涌现,最高峰的时候接近200款。南都记者查阅苹果AppStore以及各大安卓市场的相关数据发现,以随手记和挖财为代表的记账APP,这几年都稳居理财类下载量三甲,而通过解析信用卡账单、自动记账的卡牛信用卡管家、51信用卡管家也排在前列。

何以记账APP能占得先机?随手记CEO谷风告诉南都记者,国内的理财土壤先天不足,老百姓大都没有什么理财的观念,而记账这个切入口正好先帮助用户理解自己的财务状况。去年银率网对中国的消费者做了一项金融能力的调查报告,结果中国消费者的财务知识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甚至只相当于阿尔巴尼亚的1/10。在这种情况下,有多少人愿意坚持记账呢?谷风说,可能并不是一个很大的人群,但他相信,随着个人信用卡、房贷、车贷等日益增多,会有更多人需要用一个工具来管钱,而这些对钱敏感的用户,将是未来潜在的理财客户。

李治国与谷风所见略同,他带领的挖财就是先用记账培养用户。挖财有一整套记账解决方案,用户进行简单记录收支,或者用拍照与语音识别记账,就能获得直观的图形化消费明细分析;同时挖财也有一个外部的PC服务端,可以一云多端地帮用户通过记账、做预算来管钱,这种实用的体验正是黏住用户的重要因素。

记账理财或脱节

对于转化率,随手记和挖财都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

然而,甩不掉纯工具应用的帽子,记账APP的商业化路径始终不明朗,直到去年下半年余额宝刮起“全民理财风”,才终于看到了转型的契机。李治国对南都记者说,老百姓的理财意识被唤醒,不过到底怎么买理财产品、买什么产品,大部分人压根没有清晰的想法,这就给了记账APP一个机会:APP账单里有用户的消费偏好、经济情况和信用情况,结合这些数据的解读,正好能顺势给用户推荐合适的理财产品。去年下半年,挖财开始做金融方面的尝试,在平台接入“理财超市”的子频道。李治国说,用户的反馈很不错,在还没怎么推广的情况下,平台上理财产品最高一天卖掉几个亿,大大超出预期。

随手记、51信用卡管家等工具也是相似的思路,记账作为最底层的应用,然后和传统金融机构合作,在记账之上嫁接各种金融服务,总之就是充当一个“引流”的角色。谷风对记账A PP的商业前景信心满满,他表示,凭借一直以来沉淀的用户规模,记账APP有机会成为最大的理财产品分销渠道。

不过,在实际迁移用户的过程中,却不乏“记账”和“理财”脱节的情况。南都记者了解到,一方面,记账APP的核心功能还是记账;另一方面,以铜板街、盈盈理财为代表的新兴交易类理财APP,同样是用户购买理财产品的热门渠道,用户未必哪里管钱就在哪里理财。对于“记账”和“理财”之间的转化率,随手记和挖财都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但李治国表示,前期积累大量用户财务数据的记账APP会更有爆发力。

而从PC端投顾转向理财超市的金斧子CEO张开兴则有不同的看法,他对南都记者分析,尽管互联网理财被戏称为“屌丝理财”,但其实真正能花钱去理财的人并非那么纯屌丝,只是它的小额度比起传统理财显得屌丝而已;而记账用户都是消费比较紧张的人群,他们理财消费能力相对偏弱,与理财人群并不完全吻合;而交易类理财APP,用户的直接目的就是购买理财产品,定位鲜明,从用户的增量来看,后发先至的势头不可小觑。

对此,盘古资本创始合伙人许萍认为,用户其实最关注的是理财产品本身,作为渠道考验的是筛选的能力。说到底,哪里有好产品,用户就去哪儿。

产品为王爆款先行

比拼的是谁找产品更准、找合作机构更快

在产品选择上,随手记从金融市场上较为成熟的贷款产品切入。谷风告诉南都记者,去年跟五六家银行合作做贷款的流量分发,随手记根据用户的个人消费情况、信用卡账单管理等方面的数据提供预筛选,把不符合要求或判断有风险的申请者先剔除掉。比如说“信金宝”就是之前和中信银行合作推出过信贷产品,给有稳定工作和收入的个人提供信用卡额度内的现金分期。至于屌丝们热衷的货币基金,随手记暂时没有太多动作。他解释,在去年余额宝一家独大的势头下,没有哪家理财A PP卖货币基金能拼得过,但往后发展,还是要丰富品类来争夺用户。

“哪种产品容易把用户量做起来,就先从哪种着手。”张开兴对南都记者说,现在理财APP都还非常小,没有谁有绝对的用户量,相互拼的就是圈用户的速度,用户的需求是低门槛、高流动性、收益高这三点,那就看谁找产品更准、找合作机构更快。金斧子计划近期结合已有的PC端数据另推一款理财APP,时下热门的货币基金和P2P产品是他的首选。

然而,某一款理财产品终究不是哪个渠道的独家,比方说,在挖财理财超市上热销的头三款货币基金,在铜板街上都能找到,收益率几乎一样,那对于用户来说,有何差异?对此,谷风分析,在可销售的理财产品并不丰富的情况下,理财APP最终走向一致化是必然,作为渠道更多需要耐心等待市场成熟。

但李治国并不愿意等,他思索,有没有更快捷的路径让挖财抛开竞争对手。去年,挖财收购了零售金融业咨询分析公司“信策数据”,信策的CEO顾晨炜,也是挖财现在的总裁,在国内外银行有十几年的经验,据悉在银行关系的打通上能助挖财一臂之力。“理财A PP比拼的是谁走得更深。”李治国对南都记者说,挖财现在有自己的金融团队,跟金融机构也会有更深入的协作,未来产品更多样化之余,或许还能拿到一些独销的产品,总之,要区隔于其他理财A PP。

对于创业者“以快打慢”的策略,许萍认为,目前金融产品并不完善,像信托、P2P,风险还是比较大的,作为销售平台在筛选时还是谨慎为上,一旦产品出了问题,用户对平台的信任也会受到影响。她建议,与其短时间内求量,不如放慢脚步、精挑细选。

“理财市场真正需要的是产品创新,能不能绕开金融机构,互联网企业自己产生一些新的理财产品。”姚乃胜在清科互联网金融投资大会上提出了这样一种思路,许萍认为值得探索,理财A PP作为销售渠道,充分了解用户需求以后,也可以尝试参与到理财产品的设计当中,或许能给市场带来更大的价值。

个性化PK模块化个性化

只针对高净值人群?给互联网屌丝提供模块化方案足矣?

话说回来,对初涉理财的用户来说,把理财产品一股脑儿地堆在他们面前,不少人反而会有“选择困难症”。正如数米基金网CEO陈鹏在清科互联网金融投资大会上所分享的,理财超市的核心竞争力不在于你把最多的产品给他,个性化、定制化是未来的方向之一。参考国外的互联网理财,更多是依赖云计算、大数据来进行这种智能化的服务。

李治国也认同这一点,在他看来,每个用户的资产状况不一样,风险承担能力不一样,有很大的个性化空间可挖掘。不过,智能化的数据模型门槛不低,定制匹配的前提是财务管理经验和数据处理的积淀。纵观现在热门的理财A PP,更多是篮子式地罗列理财产品,然后把主推的“置顶”。

挖财有意在个性化上进一步探索,最近试水了一个“财务体检”的小功能:用户设置存款、月收入、月支出三个数据,就能自动生成理财方案,对比不同方案下的收益,以此引导用户购买理财产品。李治国告诉南都记者,这个小测试虽然简单,但感兴趣的用户还挺多,目的就是让用户把打理钱变成习惯,主动去理财。他还说,“财务体检”的理念将来会应用到升级版的挖财里面,比方说对用户进行分类,每个月通过数据、报表给用户做个理财提醒,个性化推荐理财产品。

不过,互联网屌丝到底多需要个性化服务,许萍认为值得商榷,毕竟个性化理财更多是针对高净值人群,理财A PP其实提供模块化的理财方案足矣。张开兴也认同,特别是个性化的理财服务离刚起步的互联网理财市场还远,现阶段用户希望的是如何更简单、方便地找到产品,比方说输入投资关键词,就得到多个可选择的组合方案。

未来理财APP的商业规模能有多大,许萍对南都记者说,现在还不好预测,但肯定谈爆发还尚早,作为互联网金融的其中一环,有赖于整个大环境的推进和发展。

Copyright © 2009-2016 WIRSS All Rights Reserved. 聚合网 版权所有 合作:400-608-1096
关键词:聚合网 | 微聚合 | 新闻聚合网 | 中国聚合网 | 热点聚合 | 热点新闻聚合 | 聚合在线
WIRSS.COM:京ICP备13010780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