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欢迎来聚合网WIRSS 一起看热点!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 > 比特币价格暴跌三成央行仍难“戳破泡沫”

比特币价格暴跌三成央行仍难“戳破泡沫”

时间:2013-12-09  东方早报  

综合新华社上海12月8日电 12月5日,在中国、法国央行以及中国香港金管局同时发布风险警告后,从11月份以来陷入“深度疯狂”的比特币遭遇当头“棒喝”。“比特币中国”数据显示,比特币成交价从5日最高时超过7000元,跌至8日19时的5000元左右,跌幅接近30%。

对于众多比特币玩家和观望者而言,这到底是选择退出的时刻,还是开始抄底?

央行们的监管底线

事实上,关于比特币的争议,一直就没有停歇。

比特币并无央行支持,而是通过一种叫做“挖矿”的复杂计算程序生成的一串代码。一旦被挖出来,比特币就可用来在全球范围内不受监管的互联网交易所上买东西或交易,从而成为“虚拟货币”。而且按照预设程序,随着比特币总量的增加,新币制造的速度减慢,直至达到2100万个的总量上限。

若如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所说,比特币无内在价值是个“泡沫”,那眼下,这个“泡沫”已经在其最大的交易市场中国被扎上数根钢针,最具分量的一针就来自中国央行。在一些观察者眼中,接连“扎上的这几针”,几乎宣告了比特币在中国的命运。

今年7月份,泰国成为首个完全禁止比特币的国家。中法等国央行的最新举措使其与包括美联储(Fed)主席本·伯南克(Ben Bernanke)在内的其他央行间出现了分歧。伯南克等人此前对虚拟货币的表态较为积极,他曾辩称若能阻止洗钱,虚拟货币可能有用。

在11月中旬公布的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给美国参议院的信中表示“只有当虚拟货币被美联储监管的传统银行认可或发行时,美联储才有权力去监管。”同时指出,“美联储会持续关注虚拟货币的发展对支付体系安全和效率的影响”。这表明,比特币作为虚拟货币,还不会被美联储纳入监管,但底线是不能影响支付体系的安全和效率。

但需要关注的是,伯南克的信虽然11月份才公开,但这其实是9月初写的。在10月1日,美国联邦调查局侦破了依靠比特币交易的互联网毒品市场“丝绸之路”。

而且随着此后比特币的价格飙涨,市场开始加重对投机泡沫的担忧。特别是在中国投资者需求飙升的助推下,中国比特币交易量已约占全球三分之一,“比特币中国”已成为世界交易额最大的比特币交易所。大批“金钱”玩家有的卖“挖矿机”,有的“挖矿”;有超级大炒家,也有中小投资者;国内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许多大大小小的交易平台,还有众多闻声而来的各路创业者……

于是,中国、法国央行上周针对比特币可能产生的投机交易、洗钱活动以及被违法犯罪分子或组织利用的风险表达了迄今为止最强烈的担忧。负责金融监管的欧洲事务专员也说,如果出现了比特币等不受监管货币被用来进行欺诈或其他犯罪活动,那就应该适用于政府制定的惩处规则。

另外,围绕比特币的安全性也不容乐观。11月26日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发布的报告称,“比特币热潮带动比特币‘挖矿木马’活跃,三季度平均每月新增样本近万个。”

抄底还是择机退场

作为长期跟踪研究比特币的机构,安邦研究集团称认可央行的监管方式,并能取得短期效果。由于供给受限,央行警告可以起到一定的投资者教育及风险提示作用,让部分投资者选择退场,进而引发比特币价格下跌。

事实上,在中国央行发布禁止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涉足比特币业务后,全球首例支持比特币实物交易的中国企业果壳电子,已公告称全面停止比特币支付服务;百度声明称,百度安全加速平台“加速乐”停止接受比特币支付,原因是近来比特币价格剧烈波动,百度无法保护用户利益。一个多月前,百度旗下这一平台宣布开始接受比特币支付;中国最大的交易平台“比特币中国”提示,比特币交易市场容量较小,交易24小时连续开放,没有涨跌幅限制,价格容易被投机分子控制,产生剧烈波动,风险极大,普通投资者盲目跟风容易遭受重大损失。

但诞生四年的比特币依然存在不确定性。

有业内人士分析,虽然中国央行否认比特币是货币,但是信心主要来自两点,首先是允许比特币作为一种互联网上的商品买卖行为可自由交易;其次是监管条件较低,只需要完成网站备案、实名制登记和纳入反洗钱监管,并不比国外的发展环境更苛刻。

安邦也认为,央行是否承认比特币的货币属性,并不能阻止投资者的追捧。因为比特币的发展并不仰赖于主权机构的承认。比特币的投机泡沫是由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央行的监管可能不会一下子戳破比特币的泡沫,但会加大比特币价格的波动——它只可能是一款不错的投机工具,而无法有更进一步的突破。或许,此时此刻,比特币的拥趸正在欣喜地“抄底”。

但也有一位资深投资人士称,投机就是趋势交易,谁也无法准确预判拐点。所以,对于不了解比特币的投资者来说,找机会退出不是个坏选择。

比特币交易平台“比特先锋”创始人刘涛表示,“我们希望比特币的发展回归到正常轨道上来,比特币本身不是套利工具,而是技术上领先的互联网支付方式。对比特币行情缺乏预判的投资者难免深度套牢,长远地看,这会对比特币的声誉造成不好的影响。”

Copyright © 2009-2016 WIRSS All Rights Reserved. 聚合网 版权所有 合作:400-608-1096
关键词:聚合网 | 微聚合 | 新闻聚合网 | 中国聚合网 | 热点聚合 | 热点新闻聚合 | 聚合在线
WIRSS.COM:京ICP备13010780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