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比特币
新华社发
新华社发
羊城晚报记者 刘薇
从最开始的几美分一个,到后来涨到七八美元,再到今年初升的每个13美元,终于在11月29日上演最疯狂行情——首度超越国际金价,在全球最大交易机构Mt.Gox平台上的报价一度高达每个1242美元,身价上涨数百万倍,随后又在几分钟内狂跌13%。连日来,这种“过山车”行情反复重现……
这就是比特币。这种最早只在极少电脑极客(Geek,指把大量时间花在电脑上的人)圈中流行的新玩意,今年开始进入大众视野并遭遇疯狂爆炒,成为投资或者投机者的“新宠”。
这种用开源的P2P技术软件产生的虚拟字符,既无形又不具备传统意义上的购买力,却迅速撩拨起一部分玩家的疯狂。12月4日,央行联合四部门发出风险警示。
“前世”
比特币到底是啥?
如何获得比特币?
2009年,一位名叫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的“神秘”程序员——截至目前,依然无人知道此人到底是谁——发表了一篇文章,描述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全新货币形式,这种货币脱离中央银行,甚至不需要银行系统参与,只要电脑接入了互联网,就可以自由地将货币转移到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他将这种货币命名为比特币(bitcoin,缩写BTC)。
从技术角度说,比特币是一种P2P形式的数字货币,由计算机生成的一串串复杂代码组成。它依据特定算法、通过大量计算产生。以人民币来比喻的话,比特币就是人民币的序列号,只要知道某张钞票上的序列号,就拥有了网络世界里的这张钞票——比特币。
和法定货币相比,比特币没有集中发行者,是由网络节点的计算生成。而点对点的传输则意味着一个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统,可以不依靠特定货币机构发行。谁都有可能参与制造比特币,而且可以全世界流通,可以在任意一台接入互联网的电脑上买卖,不管身处何方,任何人都可以挖掘、购买、出售或收取比特币,并且在交易过程中外人无法辨认用户身份信息。
按照最初设计,比特币最终会在2140年前达到固定的数量单位:2100万个,这个上限连它的设计者都更改不了。目前其生产速度是每10分钟出产25个新比特币,以后每四年就会减半,直到达到数量上限。据悉,目前被“挖”出的比特币总量已超过1200万个。
刚开始,比特币只在很小的人群中流行,这些人被称为电脑极客(geek),是一些对电脑、网络技术极度狂热的人。目前全世界的极客加起来,据说也就几万人。然而随着比特币身价暴涨,越来越多普通人也加入了寻找比特币的队伍。
如何获得比特币?
由于比特币“埋藏”在由1和0组成的虚拟世界里,需要耗费电脑CPU进行不停地计算才可能被找到,所以这种寻找方式被形象地比喻为“挖矿”。
要挖掘比特币,可以下载专用的比特币运算工具,然后注册各种合作网站,把注册来的用户名和密码填入计算程序中,再点击运算就正式开始。在安装好比特币客户端后,它会分配一个私有密钥和一个公开密钥。“开采”者需备份包含私有密钥的钱包数据,才能保证财产不丢失。如果不幸格式化硬盘,个人的比特币将完全丢失。运算开始后,电脑会搜寻64位数字,通过反复计算以及其他淘金者相互竞争,为比特币网络提供所需的数字。如果用户的电脑成功地创造出一组数字,那么就会获得一定数量的比特币。
由于比特币总量有限,随着“开采量”的不断扩大,“剩下的”也就越来越少。2009年比特币“诞生”的时候,挖掘者每笔赏金是50个比特币。诞生10分钟后,第一批50个比特币生成了,此时的“货币”总量就是50。随后,比特币以约每10分钟50个的速度增长。当总量达到1050万时(2100万的50%),赏金减半为25个。当总量达到1575万(新产出525万,即1050的50%)时,赏金再减半为12.5个。
现在,“挖矿”的人越来越多,能挖到的几率锐减。以致“挖矿”者联合起来组成“矿工行会”,更有缺乏技术和耐心的玩家选择直接在交易平台上买入比特币,这便促成了火爆的比特币交易平台。
“今生”
“稀为贵”带来的疯狂
中国炒家“跑步”入市“山寨”群起乱象丛生
先看看近年来比特币的价格涨跌路线。2010年,一个比特币只值几美分,到2012年11月中旬,价格是11美元左右,2013年年初到4月份,从13美元飙升到250美元,此后迅速跌回70美元以下。今年10月份,比特币又进入新一轮涨势,达到560美元后下跌。仅过了一个月,更疯狂的行情出现了——11月18日,在美国参议院一场听证会上,多名政府官员表态称比特币能给金融系统带来好处,这直接诱发11月19日比特币价格在Mt.Gox交易平台最高攀升至每个900美元、在比特币中国交易平台(BTC China)最高攀升至6989元人民币,但随后很快跌落到5800元附近,最低时到3700多元,几近腰斩。
十天后,11月29日,比特币在Mt.Gox平台上的价格一度高达1242.00美元/盎司,而同时黄金期货的价格为1241.40美元/盎司,比特币问世以来首超金价,但随后几分钟内又狂跌13%。12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出手干预,风险警示通知刚刚贴出,比特币在中国上的报价十分钟内从近7000元一个暴跌近40%,最低为4521.13元,但随后又跟随国际市场行情反弹。
本已在逐步回调的比特币行情,在上周六晚间又突然暴跌,Mt.Gox报价从1100美元/个大幅下跌,截至昨日记者发稿时,报价在700美元上下,比特币中国上的报价为4600多元。
中国炒家“跑步”入市
“这波最疯狂的行情确实是中国玩家炒起来的。”比特币360网创始人James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称,此轮暴涨暴跌中国市场是主力。“中国人爱跟风爆炒的特点再次展现无遗,让人想起‘温州炒房团’。”James称。更有行家分析认为,11月疯狂行情的背后很可能有“庄家坐庄”,甚至有传言称,目前最大的两个“矿池”已经控制了比特币网络53%的计算能力。
有上海资深投资顾问透露,手持重金的温州商人已盯上比特币,准备大规模杀入这个市场,近几天的行情波动就不乏温州商人入场炒作的身影。而某小有名气的比特币交易网站统计数据显示,比特币交易数量已超过4.5万个。有意思的是,在该网站总交易额大于1000万元的贵宾用户中,40%为女性,市场传言“中国大妈”已从黄金市场转战比特币市场。
在国内某家较大的比特币交易网站上,羊城晚报记者看到网站已做得相当有规模,实时播报行情,成交也显得非常活跃,交易采用委托形式,最近还新增了担保交易,用户可以充值购买,也能把卖出的钱提取到自己的银行卡或者支付宝账户中,并宣称专业团队24小时服务。该网站上公布了比特币交流QQ群,21个人数500人上限的群已加满,就在昨天新开的第22个群也瞬间加入上百人。
据Genesis Block统计,截至今年10月底,中国比特币每天交易量升至10万个,市场份额占全球50%,已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比特币市场。而“比特币中国”则打败Mt.Gox和Bitstamp,成为全球第一大交易平台。
“山寨”群起乱象丛生
比特币在中国的爆红,引得各种“山寨”蜂拥而至。
“国产虚拟货币面世的高峰期也就是在最近的四五个月内,种类非常多。”一家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的负责人透露,目前能统计到的国产虚拟货币有30余种,比如元宝币、招财币、自由币、熊猫币、安卓币、屌丝币、龙币、比奥币等。“从技术层面上来看,这种虚拟货币的研发非常简单。由于比特币就是由一串数字代码组成的虚拟货币,其代码是公开的,一些稍微懂得写源程序的从业者,通过对比特币的代码进行简单修改,就能研发出一款模仿的虚拟货币。”
而这些“山寨”比特币如莱特币、元宝币等,在不少玩家中还拥有超高人气。但事实往往是:“山寨”一多,市场就容易乱,又因为新生事物缺乏规范和监管,随之而来的风险也非常巨大。12月3日,有“中国比特币”之称的元宝币交易价格一路下滑,同时交易系统出现故障,在整个元宝币玩家的圈子里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部分被深度套牢、不能提现的玩家选择了报警。
比特币交易的火爆也催生了各路交易平台。但这些交易网站通常很脆弱,有可能遭到黑客攻击或者被主管部门取缔,而网站经营者也有可能卷款潜逃,这都给持有者带来巨大的风险。今年10月底,一个曾在比特币圈红极一时的交易网站GBL突然关闭,而绝大多数用户来不及处理账户资金。据不完全统计,受害者约500人,估计损失金额将超过2000万元。
比特币的持续火爆还让相关病毒、木马活跃起来,有杀毒公司称,最近一个月与比特币“挖矿”相关的木马变种达一万个。
“来世”
真能“颠覆”传统货币?
创富神话还是巨大泡沫?
比特币在诞生之初,被设计者这样描述:“独立存在,运行不依赖于中央银行、政府、大型企业的支持或者信用担保。……被视为一种完全自由的数字货币。”按照这一构想,这应该是一种“脱离任何监管,完全市场化运作的自由货币”。既然定位是货币,便只有用于支付才有前途。而在现实中,比特币确实也具备了一定的“购买力”。
最早是国外一些线下商家嗅到了其中商机,宣布支持比特币支付。在国内,比特币也开始流通,北京车库、果壳电子、百度加速乐先后宣布支持比特币支付,盛大网络旗下的地产开发商盛旅置业甚至在上海推出了支持比特币购买的实体楼盘。比特币的狂热爱好者们,甚至预言未来比特币将颠覆传统货币。
真会这样吗?
中央财经大学郭田勇教授认为,作为一种网络虚拟货币,比特币不会成为未来货币的发展趋势,因为它只适用于网络空间,在实体经济中对现行流通货币的冲击不是很大。
“到目前,我国使用网络货币的人还比较少。”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陆军认为,现在难言比特币会颠覆传统货币。“比特币很复杂,没几个人搞得清楚其产生机制,很多人也不敢接受。数量有限作为支付手段,也会带来通缩,黄金在历史上就可以证明这点。它只是货币的一种外延,货币核心定义是不会发生变化的。”不过他也提醒,监管者应该看到这些“外延”货币,是否可以在统计中加入广义货币当中去。比如目前大热的比特币、余额宝等,很可能造成整个社会货币体量的增加,在统计时却没有算进去,最终形成“迷失的货币”,这在此前的美国金融发展史上就曾出现过。
不少金融专家也预言,比特币不可能成为全球货币。除非建立起专门的银行,否则比特币甚至都不可能成为一种货币。但建立专门的银行也是不可行的,由此“比特币只适用于数字世界的交易”。
“很难说它将来会怎么样,是否会按照健康的路径去走。建议大家用相对轻松的心态来看待,就当是参与一场游戏。”James认为,指望比特币成为一个特别严肃的支付系统,还有很多不可知的因素。
创富神话还是巨大泡沫?
不管比特币的未来如何,但它所携带的所有附加值,已令其滋生了许多“有毒”元素。至少在目前的中国,投机炒作之疯狂,远远超过了设计者的预期,也超出了比特币“出生”的本意,正在酝酿着巨大的风险和泡沫。
一个个创富神话在口口相传,最经典的是传闻中的比特币“四大天王”,其中“首富”李笑来据说是前新东方教师,主要投资和组织研发“挖矿机”,曾因为挖矿用电量太大而被断电,目前他持有约6亿元人民币的比特币,这一数字随着比特币行情的暴涨暴跌还在不断变化。其他几位的持有量也至少数千万元。在这些“神话”的鼓励下,很多新玩家抱着“一夜暴富”的梦想,奋勇加入比特币的开采和交易中。但比特币的暴涨暴跌令不少毫无知识准备、一头雾水的人血本无归。
“现在的行情毫无疑问是个泡沫。”James称,11月18日之后已脱离了理性交易,变成疯狂的财富转移。“理性的市场每天10%-15%的涨幅是可以理解的,但11月18日之后的行情犹如在赌场下注,最近行情涨跌断层大,挂单的人少,都是几百几百的跳,这是极其松散的。说明大家的交易风格变得很浮躁。正常的价格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而现在显然不是。”他认为,疯狂爆炒很可能令新手成为受害者,短期内难以翻身。
“比特币已经变成一种极度贪婪的标志。”法国兴业银行高级货币策略师塞巴斯蒂安评价说。新浪财经专栏作家支全明则撰文指出 ,比特币在中国火爆是因钱无处可投。而有专家则指出,炒作比特币已与之前的“普洱茶泡沫”、“郁金香泡沫”、“次债衍生品”没有本质区别。“如果有一天,比特币不能跟现实世界主要的流通币种交易兑换,那么它连一张废纸都不如。”
“‘玩’比特币是有门槛的,不是什么人都能参与。”James表示,“由于缺乏监管,也没有什么很好的办法能够甄别,普通人还是不要盲目‘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