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借投资布局海外市场 微信国际化被视为成败关键
原标题:腾讯借道投资曲线布局海外市场
抢在Google和Facebook之前,向阅后即焚应用Snapchat开出近40亿美元的收购要约,被拒之后又辗转参与Snapchat的战略投资。日前,围绕在“中国土豪”腾讯和初创公司Snapchat之间的一出出“竞购剧”,成了硅谷讨论的热门话题。
如果换做几年前,腾讯或许并不会这么冒险。一个坊间传闻是,早在2005年底时,在硅谷负责腾讯国际业务的David Wallerstein曾向马化腾建议投资当时刚刚出现的YouTube,但最终被马化腾以“看不懂”为由回绝了。然而,现在腾讯在海外的投资已经超过20亿美元,这一数字几乎与腾讯2012年全年的净利润相当。
不刻意追求投资金额、持股多少,或者是否拥有董事会席位,腾讯似乎更在乎用投资和硅谷的创业者们建立起更牢固的关系。毕竟,身处硅谷,如果不主动出击,那些聪明的创业者会直接找向Google或者Facebook的门,而不是腾讯;但同时,对于腾讯所在的中国市场,没有一家硅谷企业不希望在这里大展拳脚。
“我们很多投资都是走出去,寻找合适的团队和创业公司。我们提供资金,传授经验,同时让他们进入中国市场,这也是我们国际战略的一部分。”腾讯集团总裁刘炽平不久前曾在硅谷的一个论坛上如此总结腾讯的国际业务。
激进的游戏投资
腾讯所有海外投资中,最成功的一个案例是什么?
马化腾的答案是LOL(《英雄联盟》)。
腾讯在2011年斥资16.79亿元人民币收购美国《英雄联盟》的开发商Riot Games,这个交易一度给腾讯带来了8.2亿元的净亏损。但现在,《英雄联盟》已经超过《魔兽世界》,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在线游戏,成为腾讯游戏中主要的“现金牛”之一。
以《英雄联盟》为代表的游戏业务,是腾讯打响海外品牌战略的先锋。今年夏天,腾讯曾以唯一产业投资者的身份,通过战略入股,拥有动视暴雪约6%的股份。更早之前,腾讯游戏已频繁引入海外占据各个细分市场排名前列的游戏,如射击类的《穿越火线》和《使命召唤online》、街机类的《DNF》、体育类的《FIFA online》等。
“腾讯要的绝不是一个单款游戏。”一名业内人士表示,腾讯一直渴望与海外知名游戏开发商达成一种稳定的、持久的战略关系。而这种关系通常从某款游戏的合作开始确立信任关系,再待条件成熟后进行小额入股,如果再有可能,就逐步加大投资比例。
而这一投资策略的背后,则源于腾讯此前并不成功的海外尝试。2008年,QQ游戏曾与AOL合作,以第三方插件形式进军美国休闲游戏市场,但在海外市场失去即时通讯用户根基的腾讯,最后因水土不服悄然下线。
此后,腾讯调整战策略,在2011年宣布成立7.6亿美元新兴企业投资基金,并陆续投资了几家风险投资公司,通过资本合作为主的方式在海外市场物色创业公司。
有外媒报道,腾讯公司派驻美国的高管David Wallerstein和同事会定期造访各大风险投资公司,并出席各类行业会议,低调地寻找投资机会和游戏产业项目。
2012年,腾讯在美国展开大手笔的投资,斥资2.31亿美元收购Riot Games,后又花费3.3亿美元收购Epic Games 40%的股权。今年夏天备受瞩目的“动视暴雪赎身案”中,腾讯还参与了一个财团,共同投资23.4亿美元收购动视暴雪25%的股份。截至目前,腾讯涉足投资的海外游戏公司已近30家。
国际化机会与挑战
中国PC网民增长红利的逐渐下行,是腾讯加速进军海外市场、寻找QQ用户之外玩家的原因之一。但经过了几年在海外网游市场的攻城略地,正在调转船头全面向移动互联网转移的腾讯,开始加大对社交和电商两大领域的海外投资,而微信的国际化也被腾讯内部视为公司国际化成败的关键。
“过去中国互联网模式都是从美国拷贝过来,走出去不太可能。随着移动互联网浪潮席卷全球,很多国际互联网巨头自己也并没有准备好,或者受限于原有PC或者Web服务和习惯的牵绊,(它们)很难做出纯移动互联文化的产品。现在亚洲的移动互联网和手机一定程度上发展速度比西方还快,这给中国互联网企业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马化腾在今年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在进军美国之前,微信已在港台地区和东南亚国家有所布局。在这些地区,微信投入大量广告、明星代言等营销手段提高曝光率,积累起首批“种子”用户。但在美国市场,目前微信的用户主要集中在华人和中国留学生。与微信交锋的国际化社交产品包括Whats APP以及Facebook Messenger等,以及也在计划进军美国市场的日本移动社交产品Line。
这或许也是腾讯身陷Snapchat收购传闻的重要原因。在外界看来,即便是买入很少的Snapchat股权,也能够帮助腾讯在有望成为“明日之星”的美国创业公司中占领一席之地,同时也为与阿里来往的竞争增加砝码。
在硅谷,腾讯还把投资瞄准了社交相关的Y Combinnator训练营的毕业成员,如手机通讯录社交企业Everyme、基于社交网络信息的“人肉搜索引擎”Ark、免费语音短信工具Sonalight、云服务企业Loom以及医疗众筹平台Watsi等。在这类初创科技企业的投资中,腾讯参与投资金额往往并不大,通常也难以进入董事会,业界有人称之为“被动的投资者”。
除了硅谷,韩国、新加坡、俄罗斯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在此之前,2012年,腾讯耗资4.03亿元购得“韩国版微信”Kakao公司的13.84%的股权; 在新加坡,腾讯已经完成对游戏公司Level Up的股权收购;腾讯投资3亿美元入股俄罗斯投资大亨米尔纳旗下的DST,后者已经成功地参与了Facebook、Twitter、Zynga等明星公司的融资。
而许诺帮助被投企业进军中国市场,几乎成了腾讯吸引创业公司的“必杀技”。
今年夏天,腾讯领投了美国创意产品闪购公司Fab.com总额1.5亿美元的融资。腾讯之所以选择Fab,腾讯公司投资并购副总裁彭志坚称,首先是因为Fab是一家很好的创业公司,其次是考虑Fab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后,可能会和腾讯有更深的合作,形成协同效应。
按照彭志坚的说法,“腾讯现阶段的投资不单追求和公司本身业务的互补,也看重创业公司本身的创新和价值。”
但这并不意味着腾讯的海外投资一帆风顺。由于国内外文化和思维的差异,腾讯打入国际市场,和美国互联网公司进入中国的难度或许相差不大。今年5月,由于游戏部门运营不理想,腾讯北美游戏工作室裁员20余人,仅保留商务合作员工,被裁人员占整体员工的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