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欢迎来聚合网WIRSS 一起看热点!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 > 苹果iPad发布幕后故事:曾打造20款不同尺寸原型机

苹果iPad发布幕后故事:曾打造20款不同尺寸原型机

时间:2013-11-18    

凤凰科技讯 北京时间11月16日消息,有关苹果首席设计师乔尼·艾维(Jony Ive)的新书《艾维:苹果杰出产品幕后的天才》本周与读者正式见面,该书披露了许多苹果产品推出背后的鲜为人知故事,其中就以iPad来说,艾维团队曾打造20款不同尺寸原型机,甄选最合适的型号。

声东击西

当艾维带领团队秘密开发iPad时,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却在公开场合却一再否定该公司无意推出平板产品。

“对于那些拥有PC及其他各种设备的‘土豪’来说,平板电脑很有吸引力”,乔布斯当时说道。

不过,这只是乔布斯“声东击西”的策略。苹果营销负责人菲尔·席勒(Phil Schiller)表示:“乔布斯从未对平板失过兴趣。”事实上,就在艾维团队开发iPhone期间,苹果就已积极投身平板产品的研发了。乔布斯只是在等待合适时间,将这款产品投放市场。

苹果推出平板产品的一大动机,便是上网本的出现。后者2007年现身市场,凭借着机身轻、价格低、能耗小等特点,一经上市便影响到了传统笔记本的销量。到2009年,上网本已抢下笔记本市场20%份额。

不过苹果从未真正考虑退出类似产品,乔布斯当时表示,上网本只不过是价格低廉的笔记本而已。尽管如此,苹果高层在会议中仍数次探讨是否要开发上网本。

2008年一次高管会议上,艾维表示,自己团队开发的平板电脑,能成为应对上网本的利器。当时艾维将平板划归为上网本范畴,只不过少了物理键盘。艾维的提议引起了乔布斯的极大兴趣,于是,将这变成真实产品的工作便提上了日程。

更为重要的是,继iPhone上市短短数年间,移动技术已取得了长远进步。2004年所开发的iPad原型机体积庞大,看上去十分笨重,但随着新兴显示屏、电池技术的到来,平板电脑“瘦身”也变为现实。而且,当年将iPad项目“亮红灯”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屏幕以及电池技术不过关。“当时,这两项技术并不发达”,一位苹果前高管说。

甄选尺寸

艾维团队打造了20款不同尺寸、不同型号的平板原型机,并由乔布斯和艾维考量后最终拍板定方案。在制定Mac Mini和其他产品尺寸时,乔布斯和艾维就是这样做的。一位参与该项目的前苹果工程师表示:“乔布斯和艾维喜欢这样做,而且苹果大部分产品也都以此而来。他们两显示比较一大堆不同尺寸的产品,而后选取最满意的那个。”

不过另一位苹果前高管表示,iPad最终定下的尺寸,是受到了另一个因素的强烈影响——标准纸张的大小。这位高管说:“iPad的尺寸,就是一张纸那么大。iPad被定位为笔记本平板,所以标准纸张的尺寸,就是最合适的,而目标用户定位于学校和教育机构。此外,硬件方面考虑是另一因素,苹果早期对iPad的想法,是将其看做iPod的扩大版。”

艾维定下的最终目标,是将iPad打造成“机制简洁、惊艳的产品,人们看到就想要,上手就会用”。

改而再改

不过要做到这一点,需要苹果投入巨大精力,而且创造性想法是不可或缺的。

与设计iPhone的思路一样,艾维团队尝试了两种不同设计方案打造iPad。第一种是延续iPod Mini的“Extrudo”设计风格,该方案设计负责人为克里斯·斯金格(Chris Stringer)。斯金格曾负责iPhone的“Extrudo”设计。在这种风格设计下,iPad由铝质材料打磨,信号和Wi-Fi零部件外壳则选用塑料,这种风格并未对锋利的边角过度考虑,毕竟没人会拿着平板贴到脸上使用。

另一种方案便是“相框”式,其尺寸比iPad原型机更大一些,并配有支架。不过设计团队发现, 与iPhone的“Extrudo”设计一样,“Extrudo”风iPad也有不足:棱角过于明显。艾维希望用户关注度都集中在屏幕上,而不受其他因素影响。“我们怎么样才能摒弃一大堆功能和按钮,这些会分散屏幕的中心地位”,艾维说。

因此,艾维再次想到了“无边泳池”,因为他知道,屏幕是产品重中之重,一切都不能将其弱化。

与此同时,另一位团队成员想到了“Sandwich”设计方法,提出使用明亮白色塑料打造iPad。此前,苹果就用相同的想法,推出了MacBook。不过与塑料版MacBook一样,iPad显得笨重而且粗糙。不过,在设计逐步深入过程中,iPad发展向着更轻薄方向走去。乔布斯也当时也指出:iPad显得不够休闲。

最终,经历了无数次修改、调整后,iPad终于定型。但在生产上又遇到了难题。由于iPhone 3G背壳体较小,而且要支持3G网络,因此使用铝制材料生产非常困难,而iPad背壳体积大,生产遇到了挑战。

这迫使艾维不得不对iPad重新作出调整。经过一系列的“改变”,iPad终于问世。艾维团队看着iPad从生产线上下来,感到无比的激动。斯金格说:“我们尝试了各种东西,但到成功那天,我们意识到,需要的是成为自己。我们不能复制以前的成功,我们要独一无二的方式,走出不同于其他消费电子产品的路子。”(编译/晚酩)

Copyright © 2009-2016 WIRSS All Rights Reserved. 聚合网 版权所有 合作:400-608-1096
关键词:聚合网 | 微聚合 | 新闻聚合网 | 中国聚合网 | 热点聚合 | 热点新闻聚合 | 聚合在线
WIRSS.COM:京ICP备13010780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