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欢迎来聚合网WIRSS 一起看热点!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 > 分析:PC销量下降源于电脑性能超过用户需求

分析:PC销量下降源于电脑性能超过用户需求

时间:2013-11-15    

PC已死,平板当立?这种言论已在PC行业流行数年,然而到今天,在平板电脑看似繁荣的幻象背后下,它带给了用户什么样的实质性改变?平板电脑仍然能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吗?

\

PC已死,平板当立?

充斥于大小媒体和出自各种分析师的这种言论已在PC行业喧嚣了三四年时间,然而到今天,在平板电脑看似繁荣的幻象背后下,它带给了用户什么样的实质性改变?平板电脑仍然能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吗?

IDC统计表明,今年第三季度平板电脑的销量4760万台,环比增长仅7.0%,同比增长36.7%。同期,Gartner报告显示,第三季度全球PC销售量为8030万台,比去年同期下滑8.6%。

表面看来,平板电脑增长速度仍然远超PC,然而与去年每季度100%以上的增长相比,今年平板电脑的增长速度确实乏善可陈;同样,虽然PC增长整体趋缓,同比下降,然而一年前行业广泛认为今年第三季度平板电脑销量超过PC的“伟大预言”全部破产。

为什么平板电脑在两年三数位增长后,迅速进入了一个增速下降的通道?为什么曾被广为看好的平板电脑在实际使用环境中却并没有继续前两年的火热?

平板电脑抢占了PC的市场吗?

对于近两年PC市场的不景气,行业普遍认为是平板电脑的兴起,抢占了PC的市场空间。

然而事实上,PC销量的下降与平板电脑的兴起关系不大。

2012年,日本电通通过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日美两国人群就如何使用平板电脑进行了调查。据调查结果显示,在日本,人们使用平板电脑的主要用途有“浏览社交网站”(26.1%)、“浏览网络媒体(新闻门户网站、专门网站等)”(22.9%)和“观赏视频”(21.2%)等。而美国人则多用在“浏览社交网站”(40.8%)、“看网络媒体”(38.3%)以及“阅读电子书籍”(35.2%)上。

谷歌通过美国平板电脑用户统计表明,大部分用户在床上或沙发上使用平板电脑,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在烹饪时也会使用这类设备。而玩游戏与检查邮件是参与者最多,且进行频率最高的两项活动。

上述研究表明,平板电脑的使用环境,并不是PC的主要使用环境。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从平板电脑的使用环境和用户的使用习惯上,平板电脑实际上是“发现”了电子消费品的另一种使用环境,或者说满足了人们在客厅环境及碎片时间里阅读和娱乐的需求,这与PC的主要用途相差太远。产品功能和使用环境的不同,从严格意义上讲,平板电脑和PC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产品,满足着人们不同的实际需求,两者的市场重叠度不高,此消彼长的关系并不存在。

事实上,在我们的身边,往往人们在同时拥有平板电脑和PC(笔记本)两种设备,至少两者目前没有一种替代另一种的可能。

更深层原因在于,在PC应用更广泛的领域,商用市场和工作环境,由于平板电脑的输入功能的限制(平板电脑的触摸式输入的低效率和高误差率),以及适用于商业环境的软件(安卓应用和IOS应用)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平板的效率和软件的易用性根本无法与PC相提并论。

适用于客厅环境中及碎片时间里阅读和娱乐的平板电脑,其市场容量有限。

前两年平板电脑的巨大增长,根本原因在于这一市场以前并没有相应的产品可以覆盖,是一个空白的市场,恰恰平板电脑的性能和品质契合了人们的需求,其爆发式增长就是必然。然而这一市场和游戏机市场有类似之处,其市场容量并不是一个无限扩大的市场,随着特定用户的普及率提高,市场销量的下降也在预料之中。

以目前平板电脑的基本特征及市场特点而言,平板电脑根本就无法进入商用市场,最理想的可能只能是一种办公的辅助工具。

然而问题在于,当在商业环境中,人们在使用PC时,还需要第二种辅助工具吗?

PC销量持续下降的根源在哪里?

媒体和分析师把平板的增量看成了PC销量下降的最大原因,事实上平板销量的爆发,与PC销售下降没有实质性的联系,那么连续四个季度PC销量同比下降的根本性原因在哪里?

如果我们把十多年来PC连续增长的历史数据与行业技术进步联系起来,将更有助于我们厘清PC今天的困境和未来的前途。

2006年,INTEL终于放弃了Netburst架构,推出了Core 2微架构,并第一次在民用产品中支持了四核的产品,随后的2007年,AMD全新架构的CPU也推出了四核的产品。这是双方一次革命性的大转变,CPU的发展终于从频率竞争变成了效能的竞争,而这次双方的构架变化,根本性地解决了CPU和系统、软件之间长久以来存在的CPU性能低于系统和软件要求的局面。

然而,7年过去了,在我们身边的PC中,四核产品仍然并未得到普及,主流产品仍然是以两核CPU产品为主,尽管8核的产品已相当成熟,价格也相对低廉,但在市场上和用户中难觅踪影。

形成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这几年的PC市场的发展,用户终于从追求PC性能回归到了PC效能或者说以需求定位PC价值的正常轨道上。

实质上,四核以上的CPU产品未能在民用市场和得到广泛的应用,已暗示着PC的市场发展已经从增量市场进入了存量保有市场的一个根本性转变。

同样促使用户和市场变化的还有2006年微软推出的Windows Vista,虽然今天看来,Vista是后来微软操作系统进步的一个起点,但这款产品的低效能和对资源的高度占用成为其失败的根本性根源,在微软随后的产品中,提高系统的效能和降低对系统资源的占用成为一个主要的改进方向。随后的Windows 7如此,目前的Windows 8亦然如此。

于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发生了,负责PC核心处理能力的CPU效能在大幅度提高,而操作系统对系统性能的要求却不再增长,甚至还在下降。换句话说,对PC而言,PC的性能超过了系统的需求和应用系统的需求。而这一现象,表现在用户端的直接反映就是,性能最强的最新款的PC在日常使用中,与前一代的产品的体验并无差别或差别很小。

于是用户对PC产品的更新需求变低,甚至超过了历史上任何阶段。

PC普及后,新增长市场有限,而存量保有市场的更新需求空前降低,市场销量的下降也就在所难免。

Copyright © 2009-2016 WIRSS All Rights Reserved. 聚合网 版权所有 合作:400-608-1096
关键词:聚合网 | 微聚合 | 新闻聚合网 | 中国聚合网 | 热点聚合 | 热点新闻聚合 | 聚合在线
WIRSS.COM:京ICP备13010780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