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陌转型:仿照微信推出轻游戏
所有社交工具的本来目的就是用来泡姑娘,比如facebook的出发点!从这点来说陌陌才是真正的社交工具,诞生那天开始就被人“另眼相待”,慢慢的陌陌有了一个别名“约炮工具”。当一个产品被赋予某种特性后,很难再去改变,但是陌陌正在奋力扭转用户的固有思维。
陌陌最新版本增加了两项功能,第一项是“漫游”,可以随机查看到更远距离的陌陌用户。该功能在我看来确实有趣,但却没有什么特别大的亮点,在设计思考上依然只是之前的翻版,只是将距离拉远而已。第二项功能在本人看来则是重点,即“陌陌吧功能”,陌陌增加了一个类似百度贴吧的功能,可以在指定专题下面进行发帖、跟帖等操作。
11月8号这一天,陌陌首款游戏《陌陌泡泡兔》登陆App Store头一天就获得免费总榜第二、免费游戏榜第一的成绩。陌陌游戏中心对外宣布,加上11月4日发布的Android版,《陌陌泡泡兔》下载量已经突破百万次,而且每小时平均有3万新增。
这一系列的改变让陌陌不在单独依赖lbs社交服务去吸引用户,陌陌在自我黏性上增加了,商业机会更多,此话怎讲呢?
首先,当用户厌倦了去寻找附近的人后,陌陌基本就失去了自己所有的优势。陌陌与微信的不同点在于微信是强关系,微信用户的兴趣点永远是基于强关系的朋友圈,所以黏性极强。陌陌的朋友圈基本是弱关系,陌陌的朋友关系就像一根线上栓了很多心怀鬼胎的人,一旦自我目的没达到,线很容易就断了。陌陌新版本主打的贴吧功能,在我看来是真正能吸引用户的,将兴趣点扩大,不在拘泥于“找人约炮”这种很low的点,把一群有共同兴趣的人聚集在一起,搭建一个粉丝平台。从一群狂热的粉丝里寻找商机,总比在一群“屌丝流氓”里找商机容易的多。
其次,我还注意到陌陌新版本中一个明显带有商业化痕迹的功能——附近活动,就是以地理位置为基础、发布用户周边文化信息,实际上就是一个线下演出的“分发商”,至于陌陌和演出方或者票务之间怎么分成就不得而知了。陌陌做这个平台有着先天的优势,陌陌本身的用户定位就是年轻,有个性,有想法,有点小情怀,这些人也是一些文化演出的追捧者,再加上陌陌吧的兴趣聚合功能,陌陌可以很精准的向用户推荐一些演出。
最后,陌陌游戏平台的玩法跟微信如出一辙,游戏本身是轻度的、休闲的,玩法简单易上手,画风可爱,给游戏融入的是陌陌的社交关系——好友排行、附近排行与同城排行,这些特征,用来形容微信游戏平台上几位吸金大户,也一点不违和。从陌陌的分发能力来看一点也不逊于微信,至于以后的游戏道路是否能像微信那样走的那么踏实稳健,还要看游戏产品的质量。对于用户来说玩过天天酷跑,我就不会再去玩一款类似的游戏,要想在社交游戏领域和微信争一份羹,陌陌游戏必须做出自己的差异化。
显然,陌陌正在走一条正确的道路,在来往、易信还在动用员工关系刷用户量的时候,陌陌已经悄悄的拥有了八千万拥趸,并且不在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