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欢迎来聚合网WIRSS 一起看热点!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 > 网贷公司苦等监管层声音 央行多次调研态度仍暧昧

网贷公司苦等监管层声音 央行多次调研态度仍暧昧

时间:2013-11-12    

“论坛太多了,有时候一天能接上好几个邀请”,深圳一家网贷公司的CEO日前向羊城晚报记者透露。有着这样感触的并非他一人,深圳一家网贷公司的CEO也告诉记者,平均每周都能接到两次论坛邀请。一位业内专家更曾透露,他今年接到的互联网金融论坛邀请已不下500场。论坛为什么这么多?有业内人士分析,夹缝中迷茫求存的网贷公司试图从论坛的点滴中探听监管层的风声。“我们想听到一些声音!”一家网贷公司的媒体总监如是直言。

有业内人士就告诉记者,从近半年央行调研的密度来看可谓态度积极,但关于网贷行业却一直仍未表态,让不少主打互联网金融牌的企业十分心急。

花钱做论坛塑造公信力

“论坛太多了,有时候一天能接上好几个邀请”,深圳一家网贷公司的CEO日前在和羊城晚报记者“闲聊”时提到互联网金融概念大热,让不少会议公司、公关公司都盯上了这块“香饽饽”。

另一位业内知名专家则在一次论坛上不经意提起,“今年以来我接到的论坛邀请已经不下500场”。

他告诉记者,现在的论坛赞助费多则几十万元,少也得好几千元,“几十万的能作为合作方,几千块的就是普通参会者”。即便如此,在他眼中,一些想开拓市场的网贷公司却不得不参加,“比起支付平台,网贷公司更接近普通百姓,必须要借助各方力量让自己被获知、被认识”。

除了借由参加论坛开拓疆土,一些网贷公司则更注重被媒体报道,以获得普通百姓信服。近期网贷公司频繁被曝倒台或者跑路,据统计,仅10月份,就有20家的网贷平台资金链出现问题从而出现挤兑,涉及贷款余额10亿余元;11月前三天,又有3家网贷平台倒闭,涉及金额3亿余元。一时间,网贷公司的声誉岌岌可危,缺乏公信力成为不少网贷平台急需解决的头等大事。

“花钱做论坛,成为最简便的一条路”,广州一名网贷公司从业者告诉记者,业内一些比较好的网贷平台动辄就砸下几十万元并非没有道理,“大家都希望通过论坛给公信力提供支持”。

央行多次调研态度仍暧昧

“说实话,我们选择去的论坛不在乎有多少同行前往交流,也不在乎所谓的专家头衔多大,如果监管层有领导去,我们就一定去”,“我们想听到一些声音!”一家网贷公司的媒体总监如是直言。

实际上,这位P2P媒体总监渴望听到的声音,在业内人士的解读看来就是“监管层的态度”。佛山一家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网贷公司老板认为,从央行近半年来的调研密度来看,态度可谓积极,“据我所知,深圳都跑了好几趟了,但关于行业监管的消息却一点也没动静”。这也一度让一些互联网从业者认为央行态度暧昧,仍旧举棋不定。

事实上,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近期频现的网贷平台挤兑甚至“跑路”事件折射出的正是“游戏规则”的缺失。翻查自2007年国内网贷平台兴起至今的历史记录,监管层表态寥寥,仅在2011年的9月由银监会向各家银行发出风险提示,称P2P网贷存在大量潜在风险,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风险预警监测与防范。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曾用了“三有、三无、四集聚”来形容网贷平台的发展,“有需求、有供给、也有大量的服务参与者,但是无准入门槛、无行业标准、无主管部门,这就导致大量的人力资源、科技、资金和风险的高度集聚”。

“对于想真正做好网贷平台,让企业真正成为互联网金融公司的人来说,我们热切盼望监管”,昨日,人人聚财CEO许建文告诉羊城晚报记者,网贷公司近期的频频“夭折”并不是这个行业本身出现了问题,“而是缺乏准入门槛,让不具备风控和经营能力的公司进入行业,就成了‘害群之马’”。

黄震在数次采访中也都表示,目前的情况,并不意味着现有条件下不能进行监管,“随着行业的发展,将倒逼金融监管及法律体系的变革”。

Copyright © 2009-2016 WIRSS All Rights Reserved. 聚合网 版权所有 合作:400-608-1096
关键词:聚合网 | 微聚合 | 新闻聚合网 | 中国聚合网 | 热点聚合 | 热点新闻聚合 | 聚合在线
WIRSS.COM:京ICP备13010780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