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欢迎来聚合网WIRSS 一起看热点!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 > 何必妖魔化智能手机

何必妖魔化智能手机

时间:2013-10-16  东方早报  

据10月15日《东方早报》报道,重庆一名家长因儿子沉迷于玩智能手机成了近视眼,后换普通手机,儿子视力好转,遂联系校长表示愿出资40多万元把全校学生的智能手机换成非智能的。

联系到智能手机可能带来的危害,比如影响视力和课堂纪律,作为教师的我是这样处理的:让智能手机和课堂信息化有效结合。在备课的时候,碰到一些疑难问题,不急于将答案告诉学生,而是在课堂上,让学生打开手机,利用互联网进行查询、学习,通过进行信息筛选和复制,提高学生的信息整合能力和驾驭互联网的能力。虽然这样占了流量,但学生的参与意识、发言意识、批评意识以及创造意识,都得到了提高。我还告诉孩子们,智能手机具有双刃剑功效,要让它成为发展工具,而不是“负面累赘”,要科学使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和疏导,学生的“智能手机综合征”基本上得到了有效化解。

对于教育现代化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利用信息的意识驻扎到学生的心中,让他们及时利用信息完成自我发展。这样的孩子才是“信息化的孩子”,也才是最有独立意识和创造活力的孩子。其实,我们应该感谢智能手机,而不应一味地强力堵截。

报道中的家长想购买功能单一的传统手机,就是想堵住孩子上网和利用信息的步伐,进而控制孩子无休止使用智能手机带来的负面效应,用意虽好,还是有点因噎废食,其理念还停留在“手机就是电话”的陈旧时代。这位家长面对“智能手机综合征”,不是灵活应付,而是将智能手机最有发展潜力的功能,当做累赘和负面推手,这无疑是教育观念的落伍和强蛮。

耿银平

Copyright © 2009-2016 WIRSS All Rights Reserved. 聚合网 版权所有 合作:400-608-1096
关键词:聚合网 | 微聚合 | 新闻聚合网 | 中国聚合网 | 热点聚合 | 热点新闻聚合 | 聚合在线
WIRSS.COM:京ICP备13010780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