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欢迎来聚合网WIRSS 一起看热点!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 > 索尼瞄准可穿戴设备 图像传感器成重要营收

索尼瞄准可穿戴设备 图像传感器成重要营收

时间:2013-09-05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5日早间消息,索尼(20.81, 0.40, 1.96%)正计划将图像传感器集成至可穿戴计算设备和支持手势操作的电视机。索尼目前预计,智能手机营收将于2015年达到顶峰。

  索尼图像传感器部门高级副总裁植田康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索尼计划通过芯片开发来推动增长。目前,这些芯片已被用于智能手机和数码相机,而索尼未来将开发无人驾驶汽车和医疗设备使用的芯片。

  索尼目前在规模76亿美元的低功耗CMOS芯片市场占据近1/3的份额。这类CMOS芯片已被广泛用于高端智能手机,但这一市场已接近饱和。索尼同时也向其他公司销售CMOS芯片,用于苹果(498.69, 10.11, 2.07%)公司iPhone 5和iPhone 4S,以及三星Galaxy S4等手机。

  植田康弘表示:“今年,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渐趋饱和之后,我们已有很强的危机感。我们的计划是在某些领域寻求增长,这样的领域年出货量有望达到100亿片。”

  索尼的Exmor图像传感器能成为电子产品的“眼睛”,将光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从而可以被计算设备处理。最新芯片的功耗更低,有着更快的处理速度,在弱光环境下也能拍摄鲜艳的图像。

  出货量剧增

  索尼CEO平井一夫此前曾表示,索尼计划利用其技术开拓医疗设备市场。植田康弘则表示,索尼的图像传感芯片可被用于医疗内窥镜。

  市场研究公司Techno Systems Research估计,去年全球CMOS芯片出货量同比增长25%,至25亿片。不过到2015年这一增长率可能将下降至约11%。

  该公司同时预计,索尼芯片业务营收2012年可能达到24.5亿美元,高于2011年的18.9亿美元,全球市场份额达到32%。Omnivision和三星在这一市场排名二、三位,市场份额分别为14.4%和12.9%。

  订单量强劲

  瑞银集团驻东京分析师良介桂表示:“索尼CMOS业务此前受益于智能手机厂商强劲的订单量。不过随着市场需求转向中低端手机,索尼这一业务将迎来拐点。”他认为,索尼该业务未来将有较大的风险,除非该公司能找到新的增长动力。

  今年以来,索尼股价已实现翻番,而同期东京Topix指数的涨幅为34%。根据瑞银的数据,全球智能手机营收2013年将同比增长22%,而出货量同比增幅预计将达到41%。营收和出货量增长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智能手机的价格下降。

  索尼周三在柏林IFA消费电子展上发布了Xperia Z1智能手机。这款手机将于本月面市,配备2070万像素摄像头,购买者还可以免费下载电影《极乐空间》。

  在截至6月底的这一季度中,索尼设备业务的运营利润为109亿日元(约合1.1亿美元)。德意志银行估计,其中大部分利润来自芯片销售。在索尼集团内部,设备业务是仅次于保险业务的第二大利润来源。

  植田康弘拒绝透露索尼图像传感器销售的营收和利润。

  可穿戴设备

  索尼于1970年开始开发图像传感器,当时索尼希望在照相设备市场与柯达竞争。索尼第一款此类芯片被用于摄像机,而在数字时代到来后也被用于数码相机和智能手机。

  植田康弘认为,未来的增长点可能在于谷歌(871.63, 11.25, 1.31%)眼镜等可穿戴设备。苹果公司和三星正计划推出手表类设备。Juniper Research预计,到2017年,可穿戴设备销量将达到7000万台,高于今年的1500万台。

  植田康弘表示:“对于可穿戴计算设备,图像传感器是关键的元件。索尼迫切希望将业务扩大至这一领域。”索尼本周在柏林宣布,SmartWatch 2智能手表将于本月晚些时候在全球范围内面市,可以被当作Xperia手机的第二块屏幕。

  无人驾驶汽车

  三星周三发布了名为Galaxy Gear的智能手表。消息人士上月透露,这款产品可用于拨打电话、上网、处理电子邮件。苹果公司也成立了一支团队,开发类似的智能手表产品。

  日产执行副总裁安迪·帕尔默(Andy Palmer)上月表示,日产计划到2020年推出真正的无人驾驶汽车。用于无人驾驶汽车的技术,例如自适应巡航控制和电动转向,目前已经存在,而传感器和道路监控能力还需要改进。

  无人驾驶汽车在美国的3个州已取得了合法地位。美国投资公司派杰今年6月发布报告称,无人驾驶汽车可能会带来超过2000亿美元的营收机会。

  植田康弘表示:“如果你希望开发无人驾驶汽车,那么需要在汽车中配备多个传感器。支持手势操作的电视机需求将大幅上升,而家务机器人在配备图像传感器的情况下将有更强大的能力。”(维金)

Copyright © 2009-2016 WIRSS All Rights Reserved. 聚合网 版权所有 合作:400-608-1096
关键词:聚合网 | 微聚合 | 新闻聚合网 | 中国聚合网 | 热点聚合 | 热点新闻聚合 | 聚合在线
WIRSS.COM:京ICP备13010780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