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大闸蟹爽约商家赔300万
德国大闸蟹“爽约”了。昨日,聚划算在其官微宣布:“德国大闸蟹这事,我们搞砸了。”
由于德国农业部还未向中国国家质检总局提交大闸蟹入境申请,原定9月11日发货的德国大闸蟹团购活动已经告吹。聚划算昨日表示,在退还消费者预付款的同时,将再赔付30%。负责引进的销售商为此也要向德国公司支付巨额赔款,但后续的引进工作仍在进行中。
退款外再赔30%现金
昨日,聚划算方面表示,因对德国大闸蟹的第一次大规模进口流程没有考虑周全,导致此前发起的团购已无法按原定的9月11日准时发货。为此,聚划算向消费者致歉,承诺向下单消费者全额退回全部货款,并在本周内额外补偿消费者30%订单金额的现金,预计补偿总额将近300万元。
8月18日,聚划算发起德国大闸蟹预售,短短几天,一共卖出3.5万份共30多万只大闸蟹,总成交金额900多万元。不过,国家质检总局于8月22日发布通告称,德国大闸蟹首次入华必须先由德国官方正式提交出口申请。但截至昨日,国家质检总局并未收到德国官方关于大闸蟹的入境申请。
“因为大闸蟹属于活体,进口时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动植物活体检验检疫程序,而且其规模是如此的庞大,以至于我们的计划显得过于乐观。同时,聚划算的预售模式与传统贸易方式也需要更多时间的衔接,这些都是我们所没有考虑周全的。”聚划算总裁张建锋说。
此前,有律师指出,德国大闸蟹未通过检疫就开团,涉嫌欺诈,应该退一赔一。不过,昨日,聚划算方透露,他们也咨询过律师,此举并无欺诈,而是不能按时履约。
设想的水产模式行不通
在解释此次爽约的原因时,聚划算市场部负责人家洛坦言,不管是聚划算,还是供货商,都疏忽了相关的专业知识。
最初,商家打算以水产进口模式将大闸蟹进口进来,就像现在通行的澳大利亚大龙虾或者日本水产的进口模式。但大家都疏忽德国大闸蟹是第一次进口,必须先获得“进口资质”。
目前,即使商家出具的德国大闸蟹原产地证明、德国官方出具的检验检疫证明等资料已经陆续准备就绪,德国驻华使馆也已收集资料向德国农业部提交出口中国的需求,但要顺利走完相关流程、在9月11日如期发货的可能性很小。
昨日,供货商大地原生负责人焦剑在其微博上致歉说,大地原生和聚划算、德方公司、德国渔业协会仍在全力以赴,“我们向大家保证,在德国农业部提交的申请获批后,我们一定会在聚划算再次发起德国大闸蟹团购。”
据悉,目前,德国大闸蟹相关入华手续仍在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