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宏的【狼性】之下,百度成了一家KPI驱动的公司
在我眼里,百度一直是家技术驱动的公司。在过去的9个月里,无论是在南京的数据中心实现ARM体系架构商用、落户硅谷建立人工智能实验室,还是建立与完善“百度开放云平台”……百度的这些动作表现出了世界级别的前瞻性和能力。在技术驱动之下,百度未来要走的路也越来越越清晰——一方面,基于深度学习,自然语言理解等技术建立一个以“索引解决方案”为核心的搜索体系,另一方面,将各种成熟的技术和工具提供给开发者,让他们成为“解决方案”的一部分。
是的,不错的技术能力让百度在一年之内就完成了移动互联网的布局,“云开放平台”+“轻应用”的概念让它即便在移动互联网上发力较晚,也并不落后于腾讯和阿里巴巴,加上搜索份额的巨大优势和品牌认知度,百度的未来看上去还是挺美好的。
可你会发现,在产品层面,百度的所作所为依然一团糟。
我曾经提出百度已经找到了自己的产品逻辑,确实,它将手机百度、百度搜索助手(如今还加上了91手机助手)、百度地图和百度云作为了移动平台上的链条式产品,对产品线进行了精简,改变曾经一堆产品、缺乏主次和杂乱无章的状态。可具体到产品层面,你是在无法将它们与一家如此体量的互联网公司联系起来的。
例如最近百度手机iPhone客户端新版本推出的功能——“为你写诗”,当用户上传一张照片后会对其打分,然后通过词组组合形成一首对仗工整的诗。虽然对于部分用户而言它具有一定的娱乐性,但我丝毫不明白,作为一个搜索应用,这样的功能有什么实际的意义?更别提那个可笑的文案了,除了内容低俗,偏离主题外,我也没见过哪家的App在“更新动态”内不用简短的句子说明自己的更新,而是将内容提要完全照搬一次。
这种做法只给我一个感觉,“百度魔图PK大咖”的病毒效应让百度的产品决策者们服下了一剂春药,他们希望这类功能能够为百度搜索应用带来一轮新的下载高峰,所以你会看到,即使是在应用内部,“为你写诗”和“明星脸”这两个功能也被放在了“贴吧”、“新闻”、“知道”之前。如此看来,百度真的是一家“数据驱动”的公司啊。
更可笑的事情发生在百度贴吧上,几天前,有很多用户都投诉遭到了百度贴吧的绑架——当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百度贴吧时,页面上就会弹出下载“百度贴吧”的窗口页面,这些页面无法关闭,逼得用户必须下载应用才能继续正常使用贴吧。更令人无奈的是,即使用户之前已经安装了“百度贴吧”,它依然会弹出这个窗口……
我们可以看出,百度的产品决策者们已经完全把产品当做了一门下载量的生意,无论是从功能设计还是运营思维上,无处不透露着一股营销驱动的公关思维。而在这背后,都是KPI在作怪。
去年11月,百度CEO李彦宏提出“狼性”文化,要求百度的员工在执行上,要鼓励狼性,淘汰小资。如今,我们发现李彦宏依然是那个说话密不透风的CEO,从他每次在公开场合的表现上你依旧感觉不到一点狼性,而百度内部的状况却截然相反——今年2月李彦宏一声令下,百度不少部门因为未达到KPI而年终奖被置零。百度内部鼓励试错,但决策层面导致的问题,却让中下层买单,这种“狼性”政策逼得不少人出走,留下的则人人自危,把完成高KPI当做自己的首要任务,如何加大下载量成了产品决策者设计功能时的主要驱动力,造就了这些产品层面荒唐的举措。
对内,李彦宏是狼性了,却也把其他人都逼成了围着他转的哈士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