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广州日报》是每天的必修课
市长刘悦伦在接受本报专访。
《广州日报·佛山新闻》开版10周年 市长刘悦伦接受本报社社长汤应武专访时称:
在《广州日报·佛山新闻》即将迎来开版10周年之际,广州日报社社长汤应武于日前率领采访队伍来到佛山,与佛山市市长刘悦伦进行了一次“零距离”对话。“家乡来人了,心情很舒畅!”刘悦伦面对本报专访时说出的第一句心里话。
两年前调任佛山时,刘悦伦以佛山市市长身份首次公开露面,便是在《广州日报·佛山新闻》开版8周年庆典上。在佛山工作两年来,他表示,最大的感受是佛山是一个充满包容感的城市,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刘悦伦说:“我感觉到在这里干事充满活力,很有干头。”
他还称赞《广州日报》是一份充满正能量的报纸,“在广佛两地交流过程中,《广州日报》发挥着不可缺少的作用,不仅我这个市长爱看,佛山很多市民也爱看。我自己每天办公室一份,在佛山的宿舍一份,在广州的家里还有一份,其实我有三份《广州日报》。”
今天,
我们十岁啦!
8月特刊三重炮
今起重磅出击
本报讯(记者邓柱峰、张涨)8月8日来啦!今天是本报《佛山新闻》开版10周年的大喜日子。从年初到年尾,我们陆续推出多种多样的报道、策划以及活动来烘托十周年的气氛。8月定位周年庆感恩月,并且接连推出三个“十年特刊”,将活动推向最高潮。
第一炮:倾力打造的16个版时政特刊《我们·十年“城”献》今天率先“出街”,作为本报珠三角“五城钜献”策划的领衔内容,此次特刊从城市、产业、民生等多方面来回顾十年来《广州日报·佛山新闻》与佛山这座城市共同成长。
第二炮:超过40个版的行业特刊《我们·十年寻味》明天闪亮登场,让我们一同寻找佛山社会各界十年的发展滋味。
第三炮:压轴一炮就是在8月底,本报将启动《企明星启示录》特刊,这也是《广州日报·佛山新闻》首次推出的大型企业启示类特刊,通过对佛山各大产业进行梳理,找出各行业的领军企业,听取他们的声音,从中总结其经营之道,为佛山其他企业的发展提供借鉴路径。
盛夏8月,我们共同期待!
(更多内容详见A20、A22版)
A19~A22版
文/记者邓柱峰、张涨
图/记者龙成通、何波
主政两年 市长感受多
谈佛山民风:
“佛山民风淳朴,干部都包容我!”
到今年8月,刘悦伦就任佛山市长刚好满两年,而本报的访谈也从这个问题开始,作为佛山的“主政人”,两年的深入工作,让刘悦伦感受良多。在他看来,佛山是个包容的城市、干事的好地方。“佛山民风淳朴,同时也是一个通过改革开放来推动的城市,这座城市比较容易融入,对于外地来的干部,佛山没有任何排斥。在这里干事充满活力,很有干头。在日常工作中,大家都很接纳我那些从广州带过来的经验、建议和想法。这两年心情舒畅,很愉快!”
“我来佛山以后,与市委书记李贻伟一道推动本届市委市政府启动多个大动作,包括:城市升级、产业升级、产业链招商、行政体制改革、创新型城市建设、环境综合整治、金融改革创新等。在这些做法中,既吸收了广州的经验,也融汇了各地的做法,同时坚持从佛山本地出发,因而这些工作受到了佛山人民的大力支持!”
他说,由于佛山在历史上不是一个行政单位,而是一个自然形成的城市,从古至今就是个各方面来做生意的聚集点,自然而然形成了“名镇”,因此比广州更加富有市场经济的活力,更加容易对外开放,更加具有改革精神。“中国很多改革,都是从佛山开始。比如说,产权制度改革、行政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是源自顺德,农村综合改革是源于南海,顺德、南海这两地很有改革创新的活力。”
谈广佛同城:
“治理两地环境,大家都有责任。”
在广州工作多年的刘悦伦如今可谓典型的“广佛候鸟”,每天的工作、生活基本都是围绕广佛两座城市转。在谈到广佛同城的话题时,他首先肯定了过去几年的工作成绩。“广佛同城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的长期战略,经过了十年推动,效果明显。”
此前几年的广佛市长联席会议,双方推动多项工作对接,尤其是交通的对接,“今年,龙溪大道快速、地铁延伸等,我们都达成共识。而现在的重点在水环境治理上。”刘悦伦说,上个月他去广州游珠江时还与广州的领导沟通要做一个很详细的治水计划。“广佛离得这么近,水、空气环境的治理,大家都有共同责任,一方空气污染,大家都好不到哪去。最近大家都发现空气好了许多,广佛市民的幸福指数都共同提升了。”
另外,刘悦伦表示广佛在社会治安方面也需要继续保持联动,实现共同治理。“广州打击犯罪力度大时,犯罪分子会跑到佛山,反之也会跑到广州,所以广佛在治安问题上要共同治理,共同打击犯罪。这些都是广佛同城需要做深做透的事情。”
“其实我在佛山的办公室、宿舍各有一份,算上家里那份,我是长期订阅三份《广州日报》,看你们的报纸是每天的必修课。”
——市长刘悦伦谈他有三份《广州日报》
寄语《广州日报》:
“担当广佛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
访谈最后,刘悦伦再度谈起了自己与《广州日报》的那份真挚感情。“首先这是家乡的报纸,更重要的是《广州日报》以及《广州日报·佛山新闻》长期对佛山关注、支持与宣传。”
刘悦伦说:“《广州日报》受欢迎的理由不是靠搞噱头、炒作、冷嘲热讽,而是对社会的正面引导,对政府的正面支持。就算是报道负面新闻,也是带着建设性和善意的态度,是真心希望我们这个地方好,她充满了正能量。”
“据我了解,《广州日报》在佛山有很多人看,我在佛山调研,常看到《广州日报》的身影,证明在佛山很受欢迎。”刘悦伦说。
最后,刘悦伦寄语本报:“衷心希望《广州日报》在未来进一步担当广佛兄弟城市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做好两地沟通,进一步宣传广佛在城市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发展方面好的经验做法,使得广佛两地人民更加水乳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