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药市场,如何有效避免垄断?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对浙江新赛科药业有限公司、天津汉德威药业有限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以不公平高价销售异烟肼原料药以及无正当理由拒绝交易一案依法作出处理决定,对两家公司罚款共计44.39万元。据悉,这两个厂家的异烟肼片通过药点买卖价格翻了25倍之多,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市场销售,侵犯了消费者的利益!
原料药垄断,一直是药圈经久不衰的话题,什么条件符合垄断,垄断行为为何层出不穷,如何反垄断呢?
一、什么样的条件符合垄断?
1、相关市场的认定
指经营者在一定时期内就特定商品或者服务进行竞争的商品范围和地域范围。举个栗子,原料药对于制剂生产单位而言,不具备任何可替代性,因此,相关市场的范围只包括该种原料药本身。
2、当事人在相关市场具备支配地位
根据《反垄断法》第十九条的推定规则,除非有相反证据,当一个当事人达市场份额二分之一以上,或两家达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二以上(且其中任一家的市场份额大于十分之一的),即可推定该当事人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3、当事人从事了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比如近期受处罚的的异烟肼原料药厂,就属于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或者以不公平的低价购买商品。
像没有正当理由,拒绝与交易相对人进行交易;没有正当理由,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与其进行交易或者只能与其指定的经营者进行交易;没有正当理由搭售商品,或者在交易时附加其他不合理的交易条件等,都属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符合以上三个条件就可以认定为垄断!
二、为什么被罚的这么狠,垄断的案例还是层出不穷呢?
案例:
2017年7月31日,(也就是最近的这条新闻)浙江新赛科药业有限公司、天津汉德威药业有限公司被罚了共计44.39万!
2017年1月11日,武汉新兴精英医药有限公司被罚:没收当事人及其以其他3家公司名义销售水杨酸甲酯原料药的违法所得183.69万元,并罚款37.23万,也就是说这家公司总共被罚了近221万元。2016年7月28日,华中药业、山东信谊、常州四药三家药企关于艾司唑仑的垄断案罚了共计260万之多。2011年11月山东顺通和山东华新因盐酸异丙嗪垄断一案被罚了703万。
几乎每年都有这样大大小小的案例,究竟是什么驱使这些药品企业冒着罚款的风险搞垄断呢?当然是利益!就拿11年的这个案例说吧:2011年6月9日,山东顺通和山东华新分别与两家盐酸异丙嗪生产企业签订《产品代理销售协议书》,垄断了盐酸异丙嗪在国内的销售。
协议书内容主要有:一是两公司分别独家代理两家企业生产的盐酸异丙嗪在国内的销售;
二是未经过山东顺通、山东华新授权,这两家企业不得向第三方发货。
两公司控制原料药货源后,立刻将销售价格由每公斤不足200元提高到300~1350元不等。多家复方利血平生产企业无法承受,被迫于2011年7月全面停产,目前仅靠库存向医疗机构维持供货,市场已经出现供应紧张的情况。
利益驱动这条大大的理由,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什么这些厂家愿意搞垄断了,至于冒风险,估计不少厂家都在打着法律擦边球,搞一些不明显的垄断!如果说某一个时间段某原料药的价格出奇的一致,或者调价时间、调价幅度一模一样,这有可能就是经营者进行过意思联络!
比如华中药业、山东信谊、常州四药这三家企业,从下图可以看出他们的涨价时间具有一致性。
三、垄断究竟有多少不利?
对于政府来讲,垄断后恣意上涨的药价对于终端价格透明的基本药物,政府调控价格难度增大。站在市场的角度呢?原料药市场具有行业壁垒高的特点,壁垒越高则竞争不充分,造成垄断。垄断行为严重扰乱了竞争秩序,如果原料药企搞垄断,则制药企业可能顶不住原料药上涨的压力,导致药品难以生产或断货,这可能就是必需药品短缺或断货的主要原因,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四、如何避免垄断,有什么好的措施吗?
很多人问,如何避免垄断,如何遏制药价上涨之类的问题!
事实上,在现行抵制方法中,除了严查垄断外,就是多家制药企业联合进行抵制垄断,但效果并不好!搞垄断的商家一般会单独找药企,在逐一击破,让联合反抗功亏一篑!
政府干预也非常重要,比如对于只有两三家企业生产甚至独家生产的普药原料药,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多批准几家企业生产;如果有些厂家是由于尚未通过新版 GMP 认证而被迫停产原料药生产,应对这类厂家多从技术上予以指导。
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也应加强对原料药价格变化的调查和掌控,并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对垄断经营原料药的相关商业公司给予反垄断干预,及时遏制部分品种原料药的严重乱涨价行为。对于基本药物中的一些濒临亏本的临床必备用药,其原料药也应定点生产。
另外,为应对垄断,原料药企业和制剂企业都应延伸自己的产业链。原料药企业可以通过开发下游制剂产品,弥补原料药生产带来的资金压力。
制剂企业则应进一步开发制剂产品,形成全产业链生产,对原料药的垄断形成正向的反制作用。原料药企业应探索特色原料药生产,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原料药行业应加强研发,积极寻找现有原料药的替代品,弥补供应缺口。
当然啦,企业还需加强自律,提高对合规经营的认识,执法者也要严格执法普法。无论是生产者还是监管者,都应该牢固树立这样一种意识:
市场经济发展中,要用市场的、法制的而不是人为的手段来发展经济、管理经济。还要从根本上重视竞争政策的重要性,增强全社会的公平竞争意识。
文章来源:药素网
www.yaosu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