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法传承成就药酒活化石 非物质文化遗产再添新成员
——鸿茅药酒配制技艺入选国家级“非遗”
近日,鸿茅药酒配制技艺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无疑是值得欢呼鼓舞的事儿。拥有275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鸿茅药酒”四个字可谓是鸿茅药业的金字招牌。历经时代变迁,但鸿茅药酒依然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可谓中华药酒行业史上的一个奇迹。那么,现在就来了解一下鸿茅药酒品牌是何以经久不衰的。
百年鸿茅 古法流芳
鸿茅药酒的67味大组方及其独特的八步古法酿造技艺,历经275年得以完整流传至今,具有深远的历史文化意义和科学价值。
鸿茅药酒的诞生地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地处阴山南麓,地理环境独特,有着丰富的地下水和中药材资源。凉城有着6000年历史,也是“走西口”的必经道路,西口文化自康熙1690年最为鼎盛,鸿茅药酒也正是西口文化的丰硕成果。清乾隆四年,山西榆次名医王吉天至包头行医,途经凉城,见百姓缺医少药,遂举家牵至此地,开办医堂,创制出一剂传世的大药大方——鸿茅药酒。
历经274年历史传承,秉承“融数方为一方,合数法为一法”的大方复治原则,鸿茅药酒配方也从百余味优化至67味。以人参、何首乌、肉桂、红花、淫羊藿、山茱萸、肉苁蓉、麝香等67味中药材,加白酒、赤糖、冰糖等辅料,经“选药、炮制、另煎、鼎合、封坛、泉浸、地养、茅缩”八步69道纯人力手工工艺酿制而成的鸿茅药酒,具有祛风除湿、补气通络、舒筋活血、健脾温肾的功效,主要用于风寒湿痹、筋骨疼痛、脾胃虚寒、肾亏腰酸及妇女气虚血亏等病症,具有疗效广、见效快的特点。针对当代中老年慢性病所呈现的病因多样、病机复杂的特征,鸿茅药酒组方实现了多种病因同时施治,五脏三焦均衡调理,集治病、养生、预防于一体的独特疗效,为广大百姓尤其是患有多种慢性疾病的老人带来了健康福音,深受信赖。
鸿茅药酒的配方、制法对于研究蒙汉医药文化交融及中医药酒文化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单从功效而言,鸿茅药酒一剂药酒能同时治疗几大类疾病,“大方复治”的理论基础令人称奇,现代科学也更进一步证实了鸿茅药酒对人类健康保健、疾病预防的独特价值。
鸿茅药酒 与时俱进
进入21世纪,新一代鸿茅人在传统八步酿制法的基础上,结合尖端医药萃取技术,创造性的开发符合GMP标准的现代工艺,使鸿茅药酒重新焕发勃勃生机。据了解,鸿茅药酒独特的生产工艺不仅荣获“国家发明专利”,其独特的古法酿造工艺和传统医药类别已双双入选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百年“鸿茅”品牌经国家商务部批准正式授予“中华老字号”荣誉称号。2011年鸿茅商标荣升为“中国驰名商标”。2012年鸿茅药酒正式成为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鸿茅药酒酿制技艺又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从“前店后坊”的纯人力手工制作到现代化的流水线工业生产;从“良药济世,精工取繁”的百年古训,到GMP标准质量保证体系,鸿茅不断改进药酒的品质,传承着百年的诚信。文化是积淀的历史,鸿茅在近300年的发展史中,积累了丰富而厚重的历史文化。始于察右旗营,享誉汉蒙,名动四方,送皇上、送元帅、送延安……神秘而古老的传奇药酒,祛病邪,济苍生,一脉相承,酿造着一代又一代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