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邦证券投行核心黄文强离职 挖角瑞银劳旭明
时间:2013-02-19
“IPO和再融资都不能偏废,但我们更注重IPO,准备要做扎实,这样以后才能为企业提供持续的融资服务”
理财周报记者 蔡俊/上海报道
黄文强走了,德邦证券开始招兵买马。
这本是一起正常的人事变动,但其中牵涉到了德邦、申万、瑞银、国金等多家券商。
实际上,由于IPO“堰塞湖”至今仍未打破,众多投行在2012年的业绩均有所下调,如何变法,如何险中求胜,一场投行间的明争暗斗正在上演。
黄文强离任
资料显示,黄文强2007年进入德邦证券,并负责公司融资并购部。在此之前,他先后在上实集团所属的上实置业担任过分析员、项目经理,并随后在光大证券(14.64,-0.46,-3.05%)的债券承销部、并购部担任副总经理,操刀过康缘药业(26.93,-0.81,-2.92%)(600557.SH)、丝绸股份(000301.SZ)等股权分置的项目。
“黄老师在上海资本圈内资历较深,在并购方面是经验丰富的专家。”一名上海的投行人士告诉记者。
事实上,黄文强当时来到德邦证券的时间点,也正值公司从东北搬到上海。
2007年初,德邦证券的注册地正式从沈阳改为上海。其是证监会批准的首批保荐机构之一,2003年在东北成立,成立以来连年实现盈利,各项业务资格也较为齐全。
黄文强的到来,了结了公司多年来IPO项目的夙愿。
2008年,由黄文强、胡欣保荐的独一味(14.18,0.05,0.35%)(002219.SZ)顺利上市,募资规模1.44亿元,实现保荐费用1985.23万元。当年的投行业务也因此大有起色,总承销数量位列第22名,同比前进20名,承销家数也比2007年提升5位。
而黄文强离开德邦证券前,还手握6家持续督导的项目。
这6单项目分别为舒泰神(53.240,-1.26,-2.31%)(300204.SZ)、 广联达(20.59,0.42,2.08%)(002410.SZ)、 *ST炎黄(000805.SZ)、精华制药(11.23,0.62,5.84%)(002349.SZ)、 爱建股份(8.84,-0.17,-1.89%)(600643.SH)、延长化建(7.63,-0.14,-1.80%)(600248.SH)。除*ST炎黄为股权分置外,其余5家均为首发的持续督导。
离开之后,黄文强的下一站是老牌券商申银万国[微博]。
“公司从齐鲁、华英、东海等券商也招了些保代,但人数还是和以前差不多。我们对自己的定位还是很清楚的,不会像有些券商扩充保代后马上想冲上去。”申万的一名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
事实上,申万自汇金入主后,改革一直有被提及。
根据统计,申万去年在IPO、增发等股权融资上均为0单。要进行改革,作为券商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投行业务就急需提高,“挖人”是最便捷的途径。
“当然,这些挑选出来的保代都是优质的”,前述申万人士向记者表示。
不会流失的项目
失去资深的保代,德邦证券是否会面临项目流失的危险?
“保代想要带走一个项目,那得和保荐的公司交情很深。”前述上海投行人士向记者表示。
实际上,黄文强在德邦证券的这些项目,当初并非由其拉拢过来,而是2011年德邦证券从华泰联合挖角时,华泰联合的保代带过来的项目。
2011年,德邦证券从华泰联合挖来4名保代。根据证监会网站信息,德邦证券至今的保代人数为12人,意味着从华泰证券(11.09,-0.28,-2.46%)过来的,就占到1/3。
而这4名保代在华泰投行工作多年,经验较为丰富,跳槽德邦证券时,也将保荐的项目带到了公司,包括舒泰神、精华制药、广联达等3家公司。其中,舒泰神是在2011年登陆创业板,精华制药、广联达分别在2010年、2011年于中小板上市。
这些项目的共同特点,就是原由华泰证券上市保荐,但保荐人来到德邦证券后,这些项目都交由德邦证券持续督导。
事实上,德邦证券的投行也逐渐向以项目为核心转变。
“IPO和再融资都不能偏废,但我们更注重IPO,准备要做扎实,这样以后才能为企业提供持续的融资服务。”德邦证券总经济师胡旭向记者表示。
资料显示,德邦证券目前有5个项目正在申报。其中1单已过发审会,1单为“落实反馈意见”,其余3单均在初审阶段。
“我们去年陆续有扩充投行的队伍。不过,公司已经过了以保代为中心的阶段,现在是以项目为中心。招进来的员工,我们给他们提供实战经验,会盯着很多项目。而且不只是股权融资,很多投行的人也愿意去做并购、债券等项目锻炼自己。”胡旭向记者说。
招兵买马,“挖角”瑞银
故人去新人来,自黄文强离任后,德邦证券“招兵马买”的势头不减。
理财周报记者了解,包括瑞银证券的劳旭明、国金证券(18.23,-0.15,-0.82%)的余庆生、尹志勇等保代纷纷来到德邦证券。
胡旭说,“招来的人主要还是看价值理念和德邦契合。保代圈子很浮躁,有些人成为保代后频繁跳槽,因此除招保代外,我们也注重新人的培养。”
事实上,德邦证券投行的变动,折射出的是IPO“堰塞湖”下各家券商动荡的缩影。
例如,瑞银证券的投行业务面临保代流失的风险。
“差不多20%的保代离任,不知和去年瑞银集团的全球裁员有没有关系”。北京一名投行人士向记者表示。
数据显示,2012年度瑞银证券未发一单IPO项目。再融资方面,瑞银证券去年总共有5单,包括川投能源(8.76,-0.24,-2.67%)(600674.SH)、西安民生(4.79,-0.18,-3.62%)(000564.SZ)等项目分别募集资金19.91亿元、9.7亿元。然而,瑞银的其他3单项目,如福田汽车(7.47,-0.35,-4.48%)(600166.SH)、交通银行(5.22,-0.06,-1.14%)(601328.SH)、中国南车(5.08,0.01,0.20%)(601766.SH)等均为联合承销项目,且瑞银证券并非牵头的承销商。
“瑞银比较擅长做大项目,但去年市场环境差,大项目不容易上。有些保代手里没项目,离职的也应该没有在审的IPO项目。”前述北京的投行人士表示。
据证监会信息显示,瑞银证券上报的IPO项目总计7家。其中5家为主板,1家中小板,1家创业板。除拟上主板的贵人鸟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发审会外,其余6家均在“落实反馈意见”阶段。
而德邦证券“挖角”的另一对象国金证券,并未受到冲击。
前述上海的投行人士对记者说,“国金保代人数多,走一两个影响不大,何况国金证券正申请注册的保代人数就远超2个。企业机制灵活,投行业绩也有保障。”
证监会信息显示,国金证券保代总计63人,瑞银证券为3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