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电销 期待实现全程“e”化
电话车险是未来许多产险公司业务发展的重点,业内人士预测,未来3年至5年的时间里,电话车险将出现井喷式发展。平安电销相关负责人指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平安电话车险希望仍然能保持每年100%的增长,保持住目前领先的市场份额。人保财险也表示,2008年以来,该公司通过电话投保车险的消费者人数持续增长,今年年初,人保财险电子商务中心预估今年电销客户数量将突破百万,从目前统计数据上来看,这一目标将可能提前实现。
从监管的角度来看,电话车险这一模式,也得到保监会的支持。从监管的角度看,这种模式合规并且易于监控。保监会也看到了这种模式的优势,并在今年审批通过了几家保险公司经营电话车险业务。而保监会积极倡导的“集中电销模式”,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决不仅仅是简单的渠道创新或产品创新,而是通过集中电销,推动保险公司努力实现数据集中、管理集中、系统集中、客户信息集中,从而实现经营水平提升,经营成本降低,促进行业整体健康发展。
增强创新能力
实现全程“e”化
未来,车险电销如何继续增强创新能力,提高电销的盈利能力,给客户带来更多的便利?这是很多保险企业关心的话题。
对此,平安产险相关负责人指出,电销渠道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随着金融行业“e”化发展的趋势,平安产险将在保单设计、管理、配送、保费支付等方面加快开拓、创新。在收费模式创新上,平安电销已经试行了信用卡代扣、分期付款等方式,得到了客户的普遍认可。未来,平安电销还将在确保安全操作的前提下尝试新的支付模式,拓展第三方代扣等新的科技模式。
据了解,进入2009年,平安电话车险,开始探索更加适合电话车险客户的运营模式。平安第一个将电话车险从整个车险业务中剥离出来独立运营。将近500人的专业电销管理、服务团队,被分派到全国各大市场,逐渐形成以上海总部为空中指挥、销售中心,各地业务部为地面执行团队的专业运营系统。专业的电销团队,协调能力更强,能够更及时、细致地了解当地车主的需求变化,为车主带来更多便捷。
为了方便客户选择电话、网络进行投保,顺应市场和客户需求,平安电销建议推出电子保单,稳步试点,逐步推动,真正实现保险的全程“e”化,不仅有利于进一步降低经营成本,同时有利于提升保险行业与时俱进的形象。
软性服务将成为竞争焦点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指出,目前国内保险公司车险电销在软性服务方面可以挖掘的内容还很多,比如进入冬季以后,下雪会引起事故的发生,车险公司可以利用自己的电销资源,给车主发上一条“雪天路滑,小心驾驶”的短信,就可以降低事故发生率;目前,国内很多城市都开始对车辆进行限号管理,车险公司也可以根据投保车辆的尾号,提前一天给车主发上一条温馨提示,就可以减少车主违章的几率。诸如此类具有人性化的软性服务,目前是保险公司车险电销所欠缺的。未来,当各家保险公司的车险电销后台IT系统建设完成后,这种软性的服务将是各家保险公司竞争的主要阵地。
此外,对于一些后进入车险电销市场的保险公司,特别是一些中小型保险公司而言,实现全国IT后台建设的一次性投入过大、成本过高,因此在电销方面很难让客户享受更便捷的服务。针对这种情况,郝演苏认为,目前银行业已经建立了很完备的银联网络,未来,保险公司也可以建立起“保联”,让更多的中小公司,可以通过向大公司支付费用的方式,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共通。这样,大公司可以获得一部分额外收入,小公司则可以通过相对低廉的成本给客户提供更完善的服务,最终使整个车险行业发展壮大。
目前,电话车险已经成为未来保险公司业务发展的重点,与两年前相比,车险电销的渠道已经得到了监管部门、整个保险行业以及客户的重视与认可。2007年,平安产险首家推出电话车险以来,出现了快速的增长,并在短期内实现了盈利。国内的保险公司也看到平安电销的快速成长,一些大的保险公司也开始进行相关的电话车险营销。比照传统的渠道而言,电销渠道的盈利能力也开始逐渐显现并得到行业的认同。那么,车险电销还存在着哪些提升的空间?未来一段时期,将如何发展?
解析平安电销